
吴中区将通过打造绿色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深度挖掘吴中区能源变革的开发潜力。
吴中区,是苏州文化起源和发扬延续的摇篮与基地,与姑苏古城区融合共生,共同构成了古老的苏州文化。如今,吴中正在向实?#20013;?#24314;建筑100%清洁化,推广电、水、热、?#35745;?#19968;体的数据采集?#20302;常?#24320;展WE+社区数字化试点工程等多项综合能源?#20302;?#30340;研究实践上努力前行。
为何选在吴中区开展综合能源?#20302;?#35268;划研究?国网(苏州)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中心主任孙强给出了答案。他介绍,吴中区作为苏州市重要组成片区,开展能源变革,是苏州建设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重点参与方和实践方。因此,它的探索将对中国城市能源转型的路径和方法有重要意义。
吴中区依山傍水,具有地理优势。从能源结构上看,吴中区规上用能行业以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为主。从能耗强度来说,这些产业比黑色金属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低。因此,吴中区单位GDP能耗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。
“但是,吴中区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还有空间,能源智慧管理程度还需提高,清洁能源利用占比还需增加。”孙强坦言,?#28909;紓?#26412;地可再生能源构成主要为生物质能,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资源利用较低。按照土地面积的1/10进行计算,吴中区光伏装机潜力为1.3GW,年发电量为1300GWh,约16万?#30452;?#29028;,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。因此,发展清洁低碳能源,加强能源?#20302;?#20114;补协调和集成优化,构建能源多元安全保障体系,以绿色低碳、安全高效的城市能源保障吴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显得十分必要。
在此背景下,国网(苏州)城市能源研究院以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城市能源体系为目标,保障吴中区“创新智造强区”“服务经济新区”“文化旅游名区”“城乡融合示范区”“生态花园城区”五大功能定位为出发点,聚焦于能源供应安全高效、清洁能源充分利用、能源消费节?#21152;?#21270;、能源?#20302;?#26234;慧互动、基础设施开放共享、能源变革高度感知、能源管理精益提升、能源产业高度集聚等8个行动计划,分别提出充分应用现有能源供应、打造清洁能源利用工程、推动产业园和建筑群绿色低碳、实现吴中区能源智慧管理、电动汽车充电站、加氢站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等38个具体的项目。
目标已经明确,如何具体实现?孙强举例说:“?#28909;紓?#25105;们目前的规划建设加大地源热泵与蓄热蓄冷等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,在太湖新城建设区域建设冷?#29123;?#20013;供应的示范工程;在三山岛建设集风、光、储、电气化交通于一体的综合能源?#20302;常?#35268;划建设微?#22836;?#21147;发电装机0.5MW,屋顶光伏装机10MW,电储能1.2MW;另外,规划还提出继续推进公共交通清洁化建设,优先发展电气化交通,实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5%左右,推动89个生产泊位100%配置岸电,实现港口运输车辆、生活及游览用船100%应用天然气、电力,从而实现公共交通和港口岸电100%清洁化。”
“今后,我们将细化任务、明?#26041;?#24230;,对清洁能源利用、电能替代推广、能效服务等产业提供政策支持,推动吴中区产业转型和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发展。”国网(苏州)城市能源研究院负责人表示,在建设过程中,会把吴中区绿色生态发展和能源变革相结合,通过打造绿色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深度挖掘吴中区能源变革的开发潜力,以能源创新驱动吴中区高质量发展,促进城市治理的科学化、精细化和智能化。(■本报实习记者 张胜杰) |